拆遷按人口還是按房子的面積計算補償金?|環球滾動
2023-03-22 20:32:37 來源:互聯網
最近小編看到大家都在討論拆遷按人口還是按房子的面積計算補償金?相關的事情,對此呢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拆遷按人口還是按房子的面積計算補償金?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拆遷按人口還是按房子的面積計算補償金?
【資料圖】
1、拆遷可能按人口,也有可能按房子的面積計算補償金。
通常拆遷補償是按建筑面積計算的。房屋建成以后相關部門會進行驗收的,通過驗收才能辦理房屋產權證書。而房屋產權證書上會記載面積,這個面積就是房屋的建筑面積,拆遷補償時一般會按照產權證書上的面積登記補償。
2、拆遷補償的方式有兩種,貨幣補償和房屋產權置換。
如果沒有住房擔憂且不愿花幾年時間等待安置房建設的人,一般會選擇貨幣補償。其原因:
(1)貨幣補償操作簡單,且一次性了斷,不會產生延長過渡期限、被拆遷人或使用人不能及時回遷等后續問題;
(2)貨幣補償更方便被拆遷人選擇住房,不受地點等方面的限制;
(3)避免因安置用房質量不好而使拆遷雙方產生矛盾。如果缺少住房,可以選擇房屋安置,而且可以保值。但是建設周期長。各有利弊,主要看個人選擇。
二、拆遷是按戶口分安置房嗎?
1、拆遷可能是按戶口分安置房、也有可能是按照面積分。
其實不管是按戶籍還是按面積劃分,被拆遷人支付的補償款都是公平的,要看當地政策怎么分配房子。在房屋拆遷過程中,被拆遷人如有異議,可隨時與被拆遷單位協商。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房管部門申請第三方仲裁。實際上,被拆遷人也可以啟動司法程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比如委托律師幫助他們啟動法律程序。
2、每個地區的房屋拆遷補償標準都不一樣。
有些地區以實際面積為標準,有些地區以戶籍人數為標準。一般來說,按戶籍人數分房的地區大多是農村。新農村建設期間,村民只要有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戶口,就可以分房。即使當事人在戶口所在地沒有房子,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被拆遷人可能要承擔的費用才比有房的被拆遷人多。農村的住房分配主要以戶口多少為標準,拆遷單位會結合戶口多少來決定分配多少房產。如果被拆遷人的房子大于拆遷安置房,后續拆遷單位會把錢退還給被拆遷人。如果拆遷安置房大于被拆遷房屋,被拆遷人可能要補一部分錢。
三、被拆遷方可以獲得營業補助金嗎?
1、被拆遷方不一定可以獲得營業補助金。
征收的住宅房屋實際用于經營使用,取得營業執照和依法納稅記錄,且營業執照和依法納稅記錄記載的營業地點、時間與房屋所有權證相一致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根據經營年限和實際用于營業的房屋建筑面積,在住宅房屋評估價格的基礎上增加事實營業補助。
2、事實營業面積認定標準:
實際用于營業的房屋建筑面積以被征收房屋實際正在經營使用的面積為準。原則上,臨主要街、路(含商業街、市場)房屋的事實營業面積不得超過同一幢建筑主體房屋合法建筑面積的60%;非臨街的房屋的事實營業面積不得超過房屋被認定的合法建筑房屋面積的50%。
3、被拆遷的房屋屬于違章建筑,也有可能會獲得獎勵性補償。
被征收房屋被認定為違法建筑的,但被征收人能夠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與房屋征收部門簽訂補償協議,騰空交房并經驗收合格的,對其配合搬遷的行為給予獎勵。
被拆遷方最終可以獲得的補償金數額,可能是用協商確定的補償單價,乘以被拆遷房屋的面積得出來的。補償金的計算方式也有可能與被拆遷方人口數量有關,如果對拆遷按人口還是按房子的面積計算補償金還存在其他相關的疑問,點擊下方“立即咨詢”按鈕,會有專業律師在線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