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訊:拆遷過程中,承租人的損失是否能得到賠償
2023-04-16 15:24:32 來源:互聯網
隨著社會越來越發達,大家都選擇在網絡上汲取相關知識內容,比如拆遷過程中,承租人的損失是否能得到賠償,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小編也是翻閱整理了相應內容,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拆遷過程中,承租人的損失可以得到賠償。若租賃合同中對拆遷事項有具體的約定,則應當按照約定執行。若租賃合同中沒有相關約定,應按照公平的原則,在承租人因拆遷遭受損失的情況下,被拆遷人也就是出租人,應當給與承租人補償。
法律依據:(資料圖)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征收人)給予公平補償。
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認定拆遷過程中瀆職犯罪損失的方法是:根據瀆職犯罪行為與被拆遷人遭受財產損失與人身損害的相關程度來對損失和損害進行評估,如果無法評估,應當由司法機構進行鑒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第一條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超越職權,違法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5人以上的;
2、導致1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對于拆遷過程中,承租人的損失是否能得到賠償的問題的答案,上述文章內容中已經作出了詳細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是需要對相關的法律知識進行了解的,這樣才能夠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還有其他相關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立即咨詢”按鈕,咨詢律圖網專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