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糾紛律師怎么選擇征遷
2023-07-27 16:29:57 來源:互聯網
最近小編看到大家都在討論拆遷糾紛律師怎么選擇征遷相關的事情,對此呢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拆遷糾紛律師怎么選擇征遷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拆遷糾紛律師怎么選擇征遷
【資料圖】
1,要看律所的合法性。
被征收人可以通過當地司法局的官方網站很方便的進行查詢。在“律師管理系統”中的指定位置輸入律所名稱或律師姓名和所在律所名稱,就能查到相應律所、律師的基本信息和執業狀態。若狀態顯示為“正常”,則可以證明該律所和律師的合法執業資格。如果在上述系統內查不到,那么被征收人最好就不要聘請這樣的律師了。
2,請本地的律師需慎重。
出于節約各項成本的考慮,被征收人通常會首先傾向于聘請在本地執業的律師。但就征收維權而言,這樣做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原因在于征收維權是一項比較敏感、復雜,牽涉利益重大的事情,尤其是對于地方政府而言可能具有很大的影響。那么地方政府就可能通過各種方式、手段打壓當地的律師,為其代理工作制造重重阻礙。在這種情況下,本地律師往往也不敢輕易接手征收維權案件。實踐中,很多被征收人在慕名來到北京尋求我們的幫助時都提及過地方上存在類似的情況。
對此,被征收人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理解。有的被征收人會認為本地律師不敢接手案件是“沒能耐”的表現,這是有失偏頗的。再有能力的律師、律所,都要受當地司法局和律師協會的領導,都不可能在沒有當地政府支持、認可的情況下去代理可能牽涉廣泛的征收維權案件。恰恰是一些通過談話告訴你不能接的情況,說明了被談話律所、律師的專業能力。如果沒有一定的影響力,誰會去費功夫找你談話呢?
3,看律師的執業經驗。
這點廣大被征收人都能夠明白,和看大夫差不多。不過需要提到的一點是,年輕律師也絕不是不能請。事實上,很多剛執業不久的年輕律師專業基礎極好,體力精力充沛,工作熱情高漲,是完全可以委以重任的。尤其是如果年輕律師所在團隊的督導、“師父”是經驗豐富的老律師,那么這樣的律師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一旦案件在代理中遭遇難點,團隊的作用就會發揮出來,負有經驗的老律師就會親自出馬予以專業細致的指導。自然,如果整個律所都是年輕人,一般被征收人是會在心里打上一個問號的。
4,看律所、律師在被征收人群體中的口碑。
口口相傳,有口皆碑,這是老百姓了解、認識一個律所、律師的最常見途徑。這里需要提示兩點:一,要聽真正的維過權的被征收人的意見。如果是那些壓根兒沒請過律師的被征收人說哪個律所、律師不好,則要打一個問號。因為她們所說的有可能是征收方灌輸的概念;二,對于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評論、意見,要有基本的識別能力。譬如有的網帖指稱某些律師“道德敗壞”,而事實上私人道德問題與其職業能力、職業道德并不直接相干,那么類似的網帖則可能是完全意義上的別有用心了。
《律師協會律師執業行為規范》
第三十四條
律師應當與委托人就委托事項范圍、內容、權限、費用、期限等進行協商,經協商達成一致后,由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簽署委托協議。
二、征地拆遷糾紛的律師授權委托書滿足哪些條件才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征地拆遷糾紛委托律師申請行政復議的條件有哪些?
(一)有明確的申請人和符合規定的被申請人;
(二)申請人與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
(三)有具體的行政復議請求和理由;
(四)在法定申請期限內提出;
(五)屬于行政復議法規定的行政復議范圍;
(六)屬于收到行政復議申請的行政復議機構的職責范圍;
(七)其他行政復議機關尚未受理同一行政復議申請,人民法院尚未受理同一主體就同一事實提起的行政訴訟。
三、房屋拆遷補償訴訟
關于房屋拆遷糾紛的行政訴訟,是拆遷當事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拆遷當事人和其他拆遷參與人參加下審理和解決拆遷糾紛案件的活動以及在這些活動中所產生的法律關系的總和。拆遷行政訴訟的上述定義包含了以下幾個要件:
第一,拆遷行政訴訟的原告是拆遷人或被拆遷人以及與拆遷活動有利害關系的其他人員或組織,被告則是特定的國家行政機關拆遷管理部門,這也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行政訴訟的主體特定性。
第二,拆遷行政訴訟的客體是拆遷管理機關的針對拆遷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
第三,拆遷行政訴訟是拆遷當事人或參與人認為拆遷管理機關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而引起。這里的關鍵是認為而非確實存在侵權。是否存在侵權是訴訟中解決的問題,起訴時只要原告主觀上認為就行了。
第四,拆遷行政訴訟不同于拆遷糾紛的行政裁決之處在于“司法性”,是一種司法活動,必須是在國家審判機關的主導下進行的活動。
1、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承租人達不成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形成糾紛;
2、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承租人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內拒絕搬遷,形成糾紛。
處理方式:
對上述第一類糾紛的處理:
(1)、行政裁決:經當事人申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的內容應當包括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2)、依法起訴:若拆遷當事人對裁決不服,可以在接到裁決書之日起60日內向作出裁決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在接到裁決書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3)、強制拆遷:如果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拒絕執行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的裁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內未搬遷的,可以依法實施強制拆遷,由房屋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執行,或者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拆遷糾紛律師怎么選擇征遷,征地拆遷糾紛找律師的過程沒有特別的規定,但是找律師處理征地拆遷糾紛需要交納律師費,征地拆遷糾紛案件中律師事務所的收費標準不可能完全一樣,以行政訴訟的方式處理征地拆遷糾紛的,律師代理行政訴訟案件應執行政府指導價。查看了上文內容如果您的問題仍未得到解答,點擊下方“立即咨詢”按鈕,會有專業律師在線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