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市郊區:“三個抓實”繪出鄉村振興“新圖景”
2023-07-12 10:16:59 來源:安徽先鋒網郊區分站
(資料圖片)
專稿:近年來,銅陵市郊區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主引擎”,以頭雁提優、培訓提效、產業提質為抓手,有效增強村級黨組織自主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能力水平,描繪出鄉村振興“新圖景”。
抓實“頭雁提優”,強堡壘夯基礎。一是抓好選配強班子。通過廣泛動員、走訪摸排,充分挖掘群眾中能人賢才,選樹一批引領發展思路好、富民幫困能力強、文明善治有實招的農村帶頭人隊伍。二是抓好培訓促提升。采取“送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開展村書記赴滬蘇浙先進村進行跟班學習,開拓視野,學習先進地區經驗。開設全區鄉村振興專題班,邀請農村產業發展專家傳經送寶,強化黨建創新理論和鄉村振興知識的學習,打開村書記能力天花板。三是抓好“賽馬”提能力。在全區開展村書記擂臺比武,通過鄉鎮辦內部比,全區共同比,將表現優秀的村書記賽出來,將在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等領域好的做法曬出來。通過擂臺比武,互動交流工作經驗,激勵村書記不斷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
抓實“培訓提效”,強素質提水平。一是突出學習內容“實”。明確培訓必修課,豐富專題培訓課,以鄉村振興、鄉村治理、農村黨建為主要內容。加強黨性教育課,深入發掘本地特色,打造灰河鄉悅江先鋒館、陳瑤湖鎮鄉賢館、大通鎮黨風廉政教育基地等多個功能各異、特色鮮明的現場教學點。二是突出培訓形式“活”。豐富培訓模式,在傳統教學基礎上,運用視頻教學、案例教學、學習研討等教學方式開展培訓。同時用好“線上”培訓,充分利用全區87個遠教站點,實現對全區鄉村振興干部培訓全覆蓋。三是突出制度要求“嚴”。嚴把日常管理關,嚴格實行跟班管理,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健全完善學員考評體系。嚴把培訓實效關,建立健全訓前調研、訓中跟班、訓后反饋的全鏈條跟蹤管理機制,通過前期調研了解培訓需求、培訓中座談交流、培訓后問卷反饋等方式提升鄉村振興專題培訓實效。
抓實“產業提質”,強增量創特色。一是發展壯大特色種養殖業。圍繞水稻、特色瓜果、銅陵白姜、水產養殖等產業與安徽農業大學合作,組建科技服務團支撐產業發展。結合全區62個行政村的自然稟賦、傳統產業優勢,大力推動一村一品建設,相繼打造灰河葡萄、大院生姜、特色媒鴨、蝦稻米等特色品牌。二是引進龍頭企業抱團發展。近三年相繼引進了有機地標數字農業產業園項目、申耕園立體種養循環生態項目、七墩圩水產養殖項目、灰河鄉千畝青梅基地項目等,打破村與村之間發展壁壘,抱團參與龍頭企業發展項目,增強鄉村振興發展持續動力。三是推動鄉村觀光產業發展。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大力改善村容村貌,以村集體經濟發展合作社為主導,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村發展農旅產業,探索村集體經濟新增長點。重點打造周潭鎮大山風景區、銅山鎮南泉茶旅、老洲油菜花觀賞、灰河葡萄采摘農家樂等農旅品牌,激活鄉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