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斷層期,3萬畢業生入職這家企業,高失業率找到答案
2023-07-30 18:12:57 來源:金梅煮酒
中國經濟復蘇面臨挑戰,高失業率成為熱門話題,如何破解呢?
最近,3.18萬畢業生入職一家企業,給出了這個難題的最佳答案。
中國經濟正在轉換動能,畢業生就業數據清晰表明,人才賽道也在變軌。
【資料圖】
1、上半年就業壓力大
今年的失業數據確實有些讓人揪心,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3%,16-24歲青年人調查失業率則達到21.3%。
另外,今年大學畢業生人數高達1158萬,創歷史新高,以后每年畢業生人數都在千萬級別。
表面上看來,就業壓力主要是因為經濟復蘇遇到挑戰,尤其是民營企業復蘇緩慢形勢嚴峻。
從數據來看,制造業是就業的主力,今年上半年制造業同比增長只有3.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6.8%,其中制造業下降10.4%,私營企業下降3.3%。
同時,出口壓力也很大,上半年同比只增長了3.7%。在3、4月份訂單釋放短暫反彈之后,5、6月份開始進入下降周期,以美元計5月下降7.5%,6月下降12.4%。
所以,在國外、國內市場兩面擠壓之下,經濟復蘇挑戰很大,失業率上升,尤其是下半年大學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
經濟復蘇和就業壓力大,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中國經濟出現了斷層。
2、就業壓力大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經濟出現斷層
我們講中國經濟出現了斷層,是指我們經濟模式和產業結構正處于轉換時期,尤其是新的優勢產業還沒有完全承接上個時期產業退潮產生的人才溢出效應。
中國經濟的整體轉型升級,始于2015年前后,原來預計10年左右到2025年完成,這其中的標志就是《中國制造2025》。
但是,這個過程被三年疫情和經濟下行打斷了。再加上最近兩三年,全球政治經濟形勢越來越不穩定,中國經濟也一直處于波動之中,中國經濟的重大轉型并沒有完成。
目前來看,大約完成了60%左右,最重要的是一些最關鍵領域還沒有完成突破,產業結構調整也沒有完成。
但是,時間是不等人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也不等人,美國和西方國家也不會等待我們強大起來。尤其是美國把我們當成最大的競爭對手,越來越焦慮和急躁。
我們還沒有完成轉型,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壓力如泰山壓頂一樣重壓下來。這個時間差導致我們在這個重大轉換時間節點上,出現了可怕的斷層。
所幸的是,最近兩三年,我們在一些關鍵產業領域完成了突破,成為新的主力軍。
3、新的優勢產業成為就業市場的冠軍
中國經濟轉換期遇到斷層,上個時期的規模化產業正在快速退潮,新的優勢產業未能及時成長起來,同時出口下滑國外市場也未能及時承接,這就是失業率暫時上升的底層邏輯。
中國經濟的上一個30年,是滿足基本生活需要,所以家電、服裝等產業快速成長起來,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形成大規模出口的優勢,中國制造享譽全球。
新的經濟周期,核心產業是新能源、芯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科技龍頭產業以及數字經濟為核心的產業升級。
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車,它不僅僅承接了新的產業創新,快速建立了規模優勢,也承接了大規模的就業壓力。
所以我們看到,今年的標志性事件,是7月份畢業季,以往畢業生大量涌入互聯網大廠,今年新能源車企業更受應屆生青睞。
數據顯示,2023年3.18萬名畢業生入職比亞迪,碩博人才比例高達61.3%,研發類崗位占招聘總數的80.8%。比亞迪不僅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冠軍,更成了就業市場的“冠軍”。
招聘數據也顯示,新能源成為最受碩士和博士畢業生歡迎的行業。
來自獵聘的一項數據還顯示,比亞迪成為今年高校畢業生搜索的“熱詞”,特別是在985/211院校以及海外院校中,搜索頻率名列前茅。
所以,經濟復蘇的希望和就業的根本,還是在于新的優勢產業崛起,并形成新的出口規模化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