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我國歷史上出現過的游牧民族,幾乎都曾融入哈薩克族?
2023-07-31 16:31:23 來源:個人圖書館-蘭州家長
56個
哈薩克族是個跨境民族,哈薩克斯坦1105萬、烏茲別克斯坦166萬、俄羅斯131萬、蒙古12萬多、土庫曼斯坦11萬、吉爾吉斯坦6萬多、土耳其兩萬左右、伊朗一萬左右,其他國家也有散居。
(資料圖片)
我國的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肅、青海等地,人口數量為1562518人。
哈薩克族的起源眾說紛紜,單有代表性的觀點就有7種之多。但是哈薩克族是多族群融合的看法是大家公認的,這從哈薩克的三個玉茲,十幾個主要部落可以得到佐證。
哈薩克的三個玉茲分別是大玉茲、中玉茲和小玉茲。
大玉茲轄烏孫、康里、杜拉特、撒里烏孫、札剌亦爾、阿勒班、蘇萬等部落;
中玉茲轄乃蠻、瓦克、阿爾根、克烈、弘吉剌惕、克普恰克等部落;
小玉茲轄阿里欽、拜烏勒、艾里木烏勒、節特等部落。
從如今這些部落名稱上也能看出哈薩克族的先祖族群的大致組成。其主要的先祖族群有塞種、月氏、烏孫、匈奴、康居(也稱康里)、奄蔡(也稱阿蘭)、克烈、克普恰克等,另外還有乃蠻、欽察、咄陸(也稱杜拉特)、突騎施(也稱撒里烏)、邏祿、札剌亦爾、私吉剌特、阿爾根、阿里欽等,后期融入的有突厥、克依瑪克、鮮卑、柔然、鐵勒、契丹、蒙古的其他族群等,另外還有少量漢族和俄羅斯族。
因為哈薩克族是個眾多族群融合的民族,無法像其他民族那樣,按照主體族群起源路徑的順序介紹。所以孩科按照時間順序,依次介紹哈薩克族主要的先祖族群,供大家參考,大致如下。
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游牧于敦煌和祁連山之間,河西走廊一帶。后又被月氏排擠,西遷到伊犁河流域。
從敦煌西遷,到達伊犁河谷和巴爾喀什湖周圍,遇到烏孫,和烏孫發生沖突。烏孫在伊犁河流域人口激增,勢力強盛,再也不是當年的烏孫了。烏孫新仇舊恨一起算,月氏的大部分不得以繼續向西遷徙,還有一部分留了下來,融入了烏孫之中。
徹底消失,再次融入其他族群之中了。
其中的部分發展成哈薩克族,其分布在卡拉陶山和錫爾河之間,康里的部分后來發展成哈薩克族,分布在咸海西部和現在哈薩克斯坦的部分地區,阿蘭的部分后來發展成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有自己的語言,哈薩克語,屬于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欽察語支。如今使用改革過的阿拉伯字母文字。
哈薩克斯坦的哈薩克族使用西里爾字母文字。
哈薩克族是個歷史悠久、多元復雜的民族,她堅韌勇敢、淳樸善良,包容性很強。
從古至今,她仿佛一位慈祥的母親,用溫暖的懷抱,迎接并接納每一個失意的孩子;她又好像巴爾喀什湖一般,擁抱每一條奔赴而來的溪流,這也成就了她的博大和寬廣,而伊犁河注入水量占80%,又恰似敦煌。
好了,哈薩克族的全部內容到這里就結束了,歡迎批評指正,我是孩子的百科,我們下期聊聊黎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