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紅果仔優缺點?
2023-08-03 01:07:15 來源:南方養生網
(資料圖片)
紅果仔是一種原產于巴西境內的特有植物,后來被中國以觀賞性植物的身份引入,現在在國內的溫暖地帶十分常見,這種紅果仔是小喬木的一種,它的高度能超過五米,而且沒有絨毛存在。在每年春季開花,秋季果實成熟,是一種毀可以供人觀賞又可以食用和入藥的多種功效植物。
1、紅果仔供人觀賞和美化環境是它最大的作用之一,在熱帶地區中這種植物多是一些園林之中的常見植物,而在北方地區紅果仔則是最常見的盆栽花卉之一,這植物可以修剪成為圓形或者錐形的樣子,美麗誘人,有它存在的地方,都會吸引大量人群的目光。
2、紅果仔可供食用,也是這種植物的最大作用之一,這種植物的果實就像一樣,味道略酸,有大量果汁存在,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以它為原料加工成美味的軟糖,供們食用。
3、紅果仔可以為人類提供大量的營養成分,這種植物的果實里面有多種酸性成分存在,人們食用以后可以起到幫助消化和健脾養胃的作用,另外紅果仔中的維生素和氨基酸含量也很高,這些物質進入人體以后,很容易被身體各部位吸收,對促進身體健康特別有好處。
紅果仔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在陽光充足處和半陰處都能正常生長,不耐干旱,也不耐寒。 生性極強健,栽培土質選擇性不嚴,但以肥沃的沙質壤土生長最佳,排水需良好,日照需充足。
春、夏季為生長盛期,在中國臺灣省中北部栽培,冬季會有半落葉現象。性喜高溫高濕,生長適溫約23-30℃。 分布范圍 原產巴西。在中國南部有少量栽培。 形態及特征 紅果仔是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全株無毛。葉片紙質,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厘米,寬厘米,先端漸尖或短尖,鈍頭,基部圓形或微心形,上面綠色發亮,下面顏色較淺,兩面無毛,有無數透明腺點,側脈每邊約5條,稍明顯,以近45度開角斜出,離邊緣約2毫米處匯成邊脈;葉柄極短,長約毫米。
花白色,稍芳香,單生或數朵聚生于葉腋,短于葉;萼片4,長橢圓形,外反。漿果球形,直徑1-2厘米,有8棱,熟時深紅色,有種子1-2顆。花期春季。 栽培方法 土壤 盆栽紅果仔可用腐殖土5份、園土3份、沙土2份混合配制,并摻入少量的過磷酸鈣、骨粉等磷鉀肥。 施肥 紅果仔雖然喜肥,但卻不喜濃肥,應薄肥勤施,可每10-15天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幼樹或抽梢期以氮肥為主,其它時期則施以磷鉀肥為主的復合肥。 光照 紅果仔生長季節放在室外陽光充足、空氣流通處養護,夏季高溫時適當遮光防烈日曝曬。 澆水 紅果仔生長期勤澆水,勿使盆土干燥,經常向植株及周圍環境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