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綠色,“能”動亞運!浙大學子在行動
2023-08-10 10:25:56 來源:錢江晚報
潮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梁晨驍
(資料圖)
亞運會的腳步逐漸臨近,“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賽理念已全方位融入浙江的發展之中,人民的生活之中。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為了更進一步了解浙江杭州在能源領域的新應用、新材料、新舉措,向世界傳遞綠色亞運精神的積極行動,近日,浙江大學“綠色引領?智能未來”暑假社會實踐團的10位來自能源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的同學們,先后前往杭州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綠色能源體驗中心)、杭州LPG產業研發園區、杭州杭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石化杭燃能源有限公司濱江CNG加氣站開展暑期社會實踐。
第一站,是位于小和山附近的杭州綠色客廳——杭州市綠色能源體驗中心,這里像是一部能夠通俗解讀了綠色能源天然氣的“百科全書”。實踐團的同學們將科普知識與專業知識進行對話,了解各能源材料發展的歷程,以及能源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變革轉型的過程,提供的便利與溫暖。同時也讓實踐團的成員們對未來進行了一些暢想,如可燃冰在作為未來能源之夢的想法等。
第二站,實踐團的同學們來到杭州LPG產業研發園區——新能源領域創新園區開展調研。這里也是杭州市唯一的液化氣儲備和產業研發中心,承擔了杭城瓶裝液化氣的供應保障與服務,滿足主城區居民的生活需要。同學們換上獨特的綠色防靜電服,深入園區,近距離感受三個低碳新能源綜試項目(光伏發電、天然氣燃料電池、氫能應用)與電儲能組成的新能源多能互補系統,對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碳排放管理,零碳園區的建設進行了數字化,直觀化的實踐體驗。
第三站,實踐團的同學們聚焦更為在家庭中普及的天然氣,來到了杭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將尋訪對象鎖定為浙江省建設工匠,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云師傅以及富有特色的王云熱處理大師技能工作室。
王云大師向同學們介紹了包括自己在內的工作室成員,以及所取得的一個發明專利和三個新型使用專利申報的成果。通過參觀實操訓練室,現場操作由氣源罐、儲氣罐管道、調壓器組成的模型,同學們獲得了在學校工程訓練課程以外更豐富的感性認識與理解,深度學習了有關天然氣管道熱處理的工藝以及輸送調壓器工作原理。
實踐的最后一站,同學們來到了濱江CNG加氣站——杭州首座三為一體涵蓋加氫、充電和加注CNC的綠色交通綜合能源站。
總經理韓國強作為浙大的校友,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與行內人士的視角語重心長地為大家介紹了當前國內外的能源情況,氫能作為世界公認最清潔的燃料,利用率高,可以真正實現零碳排放,氫能利用是未來綠色能源的發展方向,也是本次亞運會交通保障的綠色標志。
在了解了相關安全知識后,小隊成員們再次更換上了全套防靜電工作服、佩戴了安全帽,關閉手機,在嚴密防護下進入內部參觀CNG的設備。近距觀察了貼近生活的新能源新利用和零碳排放新動力,為接下來的能源發展方向埋下了一顆綠色的種子。
經過幾天的學習、實踐與體驗,實踐團的同學們從書本走進了實踐一線,深刻了解到相關能源設備知識,大師工作室墻壁上醒目的“傳承工匠精神,雕琢杭燃精品”的標語和生產一線師傅們的生動講解,讓實踐團的同學們強烈的感受到了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體悟到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應該擔負起賡續、傳承、發展、創新的責任。另一方面,通過在各基層站點的實踐操作,參與協調作業的全過程,讓每個人都獲得了珍貴的實踐觀察經驗,深切體會到從學校的理論進化到到實際的設施與操作的必要性。在工作一線的實踐中,同學們逐漸認識到綠色能源的提供,將為亞運會帶來更加環保、低碳、高效的方向,讓杭州亞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