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飯碗
2023-08-14 11:34:16 來源:個人圖書館-zhb學習閱覽室
作者:一個火槍手
(上)
(資料圖)
柳木做成的桌子,楝樹做成的椅子,我和父親相對而坐。父親手中的筷子像老鷹一樣盤旋在桌子的上方,桌上僅有一碟皺巴巴的蘿卜干。片刻的遲疑過后,父親還是把筷子伸進了盤子里。一塊蘿卜干送入口中,他拼命地咀嚼起來,連面頰的肌肉都跟著顫動著,仿佛生活的愁苦都藏在這蘿卜干里,只有狠狠地嚼上一嚼,才能把它們都擠出來。
六歲的我,對這餐餐都是蘿卜干的早飯提不起半點兒興趣,強忍著喝下大半碗粥,便把玩起手中的飯碗來,上大下小,圓口白底,多像一頂帽子呀!我情不自禁地把這頂“帽子”戴到了頭上,稠乎乎的粥湯一下子糊住了半個小腦袋。
父親絲毫沒有察覺到我的舉動,直到那只粗瓷大碗從我的頭頂滑落到了地上,發出“啪”的一聲響,他這才回過神來。
一切都為時已晚,粗瓷大碗已經被摔成了大小不一的瓷片,散落在褐色的泥土上。褐色,更褐了,白色,更白了,父親的心情也更沉重了。他用雙手抱著頭,神情痛苦地蹲了下去,繼而又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瞪起了眼睛仔細地搜尋著地上的每一塊瓷片。
突然,一塊指甲大小的瓷片躍入眼簾,他不顧被劃傷的危險,伸出粗糙的手撿了起來,小心地擦拭去表面殘存的粥湯,一個小小的“中”字露了出來。他又低下頭繼續尋找著,終于,另一塊刻著“心”字的瓷片出現在他的面前。他把兩片殘瓷合攏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忠”字,那是他的名字。
那只碗,是爺爺留給父親的為數不多的遺物之一。在鄉下,飯碗意味著生計,傳承了飯碗,就傳承了“有飯吃”的樸素愿望。
現在,碗碎了,父親愿望就變得朦朧起來。他長長地嘆了口氣說:“要是鐵飯碗就摔不碎了!”
父親一咬牙給我買回來一只搪瓷碗,上大下小,黃底藍邊。
此后,我仍然會把碗頂在頭上,地上卻再也沒有了碎瓷片,只是碗上多了一塊又一塊的疤……
(下)
柳木桌子散了架,楝樹椅子缺了腿,我也變成了如父般壯實的青年。
二十歲那年,我在襄陽軍事經濟學院學員六隊擔任文書,文書屬于隊部人員,除了負責簡單的文書起草之外,還要負責隊部的勤務保障。
那時候,隊長也有一只搪瓷碗,上大下小,黃底藍邊,和我記憶中的一模一樣。飯后,我總會認認真真地把這只搪瓷碗洗凈擦亮,每次觸摸到它,就仿佛觸摸到了自己的童年。
然而,千慮一失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有一天早飯后,我像往常一樣收拾起隊部桌子上所有的碗筷,走到水池邊洗涮起來,倒渣、洗碗、漂洗,每一道工序都輕車熟路,一大堆碗筷很快就洗好了,突然,集合的哨聲響了起來,我連忙抱起它們沖進了食堂,放好后再匆匆奔向集合的隊伍。
開飯的時間又到了,我卻找不到那只黃底藍邊的搪瓷碗,我以為自己把它遺忘在了水池邊,連忙跑過去查看,卻連碗的影子也沒看見。顯然,隊長的碗被我弄丟了。
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團團轉,弄丟了隊長心愛之物,這可如何是好啊?我失魂落魄地跑去向司務長許俊報告,許俊埋怨地說:“你小子可真行啊,把隊長的"鐵飯碗’都給弄丟了。”
他說的輕描淡寫,我卻如芒刺在背。看我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許俊詭秘一笑,接著說道:“我給你出個主意吧,食堂大師傅老張也有一只搪瓷碗,和隊長的那只是雙胞胎,你去向他討來頂替一下吧!”我連忙千恩萬謝地告別了他,風也似地跑進伙房去找老張討碗,老張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那只搪瓷碗交給了我。我定睛一看,果然和隊長的碗一模一樣,只是碗上多了幾個疤。
開飯鈴響了,我忐忑不安地站立在隊部的桌前,隊長越走越近,我的心在嗓子眼里也越提越高。以往,他一落座便端碗握筷,這一次,他卻一反常態,端起面前的碗瞅個不停,我嚇得大氣也不敢喘,生怕隊長發現端倪。片刻過后,隊長終于放下了碗,不知是有意替我解圍,還是根本沒有發現,他瞅了瞅面紅耳赤的我,說:“你小子毛手毛腳的,居然把我的碗摔成這樣。”
……
歲月匆匆,當年鐵飯碗的調包故事早已變成了軍校生活的坐標,定格在我青春的記憶里。現在的我也端起了父親口中的“鐵飯碗”,但是,父親的心反而放不下了,他時常提醒我“不該伸的手不要伸。”我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也明白只有時時勤擦拭,“鐵飯碗”才能不生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