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不給予公示公告如何辦?
2023-08-06 17:40:02 來源:互聯網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拆遷不給予公示公告如何辦?是什么意思,其實他的意思是非常簡單的,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拆遷不給予公示公告如何辦?相關的一些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一、拆遷不給予公示公告如何辦?
(相關資料圖)
1、拆遷不給予公示公告可以拒絕交付土地
政府對征收拆遷信息不公開的,公民可以通過信息公開申請,讓政府公開相關信息,申請信息公開需要提供申請書。
2、征地之前必須進行公告。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在其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并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
(1)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農村工作政策的情況;
(2)財政收支、各類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3)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宅基地使用的審核情況;
(4)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5)鄉(鎮)的債權債務、籌資籌勞情況;
(6)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發放情況;
(7)鄉鎮集體企業及其他鄉鎮經濟實體承包、租賃、拍賣等情況;
(8)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情況。
二、村里征地補償的標準哪里能看?
1、在當地國土資源局的官網或全國征地信息共享平臺可以查看農村征地補償標準。
征收土地時應當發布征地公告,由征地公告載明征地補償標準和依據。村民可以直接查看本村張貼的征地公告查詢征地標準,或到所在地的政府官方網站進行查詢。
2、補償費用項目
(1)土地補償費
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附著物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三、發生土地征收糾紛要找哪個部門?
1、發生土地征收糾紛可以政府和人民法院。
因農村責任田劃分,宅基地的規劃及調整和邊界劃分而引起的糾紛,屬于行政部門處理的爭議,而不應屬于法院管轄。遇有此類情況,可向當地人民政府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予以解決。
2、法院受理的土地糾紛有兩類:一類是行政案件,另一類是民事案件。
(1)屬于行政案件的幾種情況:
①因土地權屬不明、界限不清引起的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爭議,可先自行協商,未果的,可由人民政府處理,對人民政府處理結果不服的,可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書的30日內向法院起訴;
②人民政府對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作出處理決定以后,如果對處理結果不服,且未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復議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③非法占用土地建房的,必須由主管機關先行處理,對未經批準或采用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宅基地)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依法予以行政處罰,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決定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2)屬于民事案件的土地糾紛:
①土地使用權糾紛;
②土地所有權糾紛;
③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和轉讓合同糾紛;
④土地出售、交換、出租抵押合同糾紛。
另外不包括林木、林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糾紛以及宅基地使用權糾紛,都屬于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范疇,應到法院民事審判庭起訴。
(3)需要提供相關證據:在發生土地糾紛以后,應及時搜尋、保存證據,包括土地使用權證、房產證和各類合同書等。另外,還應提供歷史上對發生爭議的土地、宅基地的使用情況。涉及侵權的,還應提交侵權人的具體侵權行為和造成的后果等方面的證據。如果發生的糾紛經過有關部門處理,則還應提交該部門的處理意見。
征地公告的目的是將征地批文送達給被征收人,以告知被征收人此地正式開始征收。在征地批文沒有被公告之前,被征收人有權拒絕征地并繼續進行耕種,在征地公告作出后應當全部給予補償。對拆遷不給予公示公告如何辦存在其他相關疑問的,可通過點擊下方“立即咨詢”按鈕,我們會匹配專業律師為您解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