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她喝下的每一杯酒,都有故事
2023-07-11 06:25:07 來源:頂端新聞
【資料圖】
她喝酒,從年輕到年老,從不掩飾,且把那些記憶留在文字中,以詞為證。 她是不一樣的煙火,是女神一樣的存在。
她是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人。 她個性活潑,熱愛自然,喜歡交友,更有山東人喝酒的豪爽。 她是宋朝第一女詞人,千古第一才女,無人能超越的傳奇。她率性、真情,那首千古流傳的《如夢令》可見: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她聰慧、睿智,還是《如夢令》可見: “昨夜風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她出身富貴,父親是一位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母親也很有文學修養。 優越的生活環境,成年后門當戶對的婚姻,靈魂相通的丈夫,如此幸福的人生啊。 她與丈夫的感情,在《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可見: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她珍惜友誼,37歲那年她赴萊州與丈夫團聚,途經途經昌樂宿館,想起昔日的青州閨蜜,便寫下了《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相聚時的歡喜,離別時的醉酒當歌,她和她的朋友們也是豪邁的。她雖為女子,卻有大義,家國天下都在心中。 戰爭來到,一路南遷,一路流亡。 季節的春天到了,她心中的春天卻還未到。 《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世事變遷,境遇不同,她的心情也有所不同,杯中酒也不盡相同。 丈夫作為守城官員,臨陣脫逃的怯弱,讓她心生鄙視。 一首《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表明了她的決心,從此,恩愛夫妻之間有了隔閡。 國破家亦不復存在,逃亡路上,身染重疾的丈夫去世了。 此后,她成了一個人。
《憶秦娥·詠桐》: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 煙光薄,棲鴉歸后,暮天聞角。 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 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南渡之后,國家已經滅亡,她深愛的丈夫也已經逝世,她一個人獨自流落到了江南,內心更是感慨萬千,思鄉、憂愁、悲痛的情緒縈繞在心中。 房間里的香爐里的煙早已燃盡了,酒桌上的酒也喝完了,窗外梧桐樹上早已沒有桐花,全部都是一派秋色,她更孤獨,更寂寞了。人到中年的孤獨和凄涼,讓她一時間被別人的假象所蒙蔽,從而再婚。 婚后,當那個叫張汝舟的男人發現她并不是傳說中的“富婆”時,對她冷言冷語,甚至家暴。 她為了保護丈夫一生的心血,也為了捍衛自己的權益,凜然反抗。 把騙子送進了監獄,也連累了自己。 幸而她聲名顯赫,自有貴人相助。 七天牢獄之災后,她又成了一個人。
“國破山河亦不復,夫亡家又在何方? ”《聲聲慢》里,落雨的秋夜,她嗚咽著: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高興時有酒,悲傷時有酒,相聚時有酒,別離時亦有酒。 她的一生,和酒結下了不解之緣。 入喉的酒,無所謂什么名字,喝的只是一種心情。她那種認定了一件事就絕不后退的堅定意志,那種把國家安危放于胸懷的民族大義精神,那種詞酒淋漓盡致表情達意的真性情,都是流芳百世的一片冰心。作者簡介:70末女子一枚,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小說研究會會員,河南文學雜志2023年度簽約作家。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汝州市詩詞學副會長,汝州詩詞公眾號及雜志編輯。于行走中體會生命的意義,在感悟中書寫人生的瑣碎,用鏡頭捕捉瞬間的永恒。下一篇:
最后一頁